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(陆辛夷秦砚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)陆辛夷秦砚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 >

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(陆辛夷秦砚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)陆辛夷秦砚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

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(陆辛夷秦砚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)陆辛夷秦砚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

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(陆辛夷秦砚)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)陆辛夷秦砚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

陆辛夷
状态:已完结 来源:网络 分类:穿越
更新时间: 2025-01-29 17:48
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
简介:

如今看着万事俱备的豆腐坊,陆辛夷觉得还是得买下来,不然几年后还真不舍得还回去,毕竟前期装修打水井这些就又花掉了五十多两。嗯,回头找杨东家,让她问问蔡徐慧,看看卖价是多少。之前手里没钱,这几天挣了钱,她就想把宅子买下来了。“东家。”幺爷找了过来:“送石磨的人到了。”陆辛夷赶紧过去,指挥着送货的人一起帮忙,将石磨安放在指定位置。知道石磨今天送来,所以陆辛夷上午来的时候就让人浸泡了黄豆。

精彩节选

  群贤坊豆腐坊这边这几天有胡管事照看着,他就腾不出时间去乡下看看那两块的情况。
  所以等陆辛夷一来,胡管事把这边的事跟陆辛夷交接了下,就赶紧去巡视那两块地了,毕竟那才是他的主要工作。
  那两块辣椒地,可关系他们樊楼下半年的生意呢。
  幺爷等人现在基本就已经搬到这边来住了。
  前段时间从樊楼那天淘汰下来的旧家具,也被他们用刨子将表皮给刨了,又刷了一层清漆。
  至于那些被褥,几个老人一起将被套拆下来洗过,旧棉被也送去让弹棉花的将人重新弹过。
  如今每个人都有保暖的被子,这里一下子就有了家的味道。
  目前豆腐坊的主要框架都好了,等石磨以及陆辛夷定做的那些工具到了后就可以开始做豆腐了。
  在这边待了两天,把账结算好后送走所有匠人们,看着焕然一新的小院子,众人都高兴坏了。
  这个小院子里没有井,但做豆腐就需要水,所以之前也让人打了一口很深的水井。
  如今看着万事俱备的豆腐坊,陆辛夷觉得还是得买下来,不然几年后还真不舍得还回去,毕竟前期装修打水井这些就又花掉了五十多两。
  嗯,回头找杨东家,让她问问蔡徐慧,看看卖价是多少。
  之前手里没钱,这几天挣了钱,她就想把宅子买下来了。
  “东家。”幺爷找了过来:“送石磨的人到了。”
  陆辛夷赶紧过去,指挥着送货的人一起帮忙,将石磨安放在指定位置。
  知道石磨今天送来,所以陆辛夷上午来的时候就让人浸泡了黄豆。
  还顺便买了石膏。
  她不会卤水点豆腐,但每年过年的时候在老家看到她妈用石膏点豆腐。
  点出来的豆腐也浓香四溢。
  让幺爷他们把石磨多清洗几遍,防止有沙子残留,到时候要是吃到嘴里可就不美妙了。
  她则带着一个年纪大的婆婆一起淘洗黄豆。淘洗好了后众人就都围在了放石磨的小屋子里,陆辛夷带着几个半大孩子开始推磨。
  她以前看过那种有小一点的靠人来回推的磨,但特别累。
  要是想长期做豆腐生意,光靠人工肯定是不行的。
  所以得买一头骡子。
  骡子比驴壮实。
  不过今天就先这样了。
  众人一起搞了半天才将大半桶的黄豆都给磨完了,而后抬着好几桶的生豆汁来到了厨房。
  之前帮陆辛夷一起淘洗黄豆的阿婆有点间接性痴傻,有时候脑子又很清楚,清楚的时候会说一些自己的事,但都颠三倒四的。
  众人就知道她其实也才四十多岁,不知道从哪里来的,大家都叫她黄阿婆。
  黄阿婆在灶下生火,要先把生豆浆煮开。
  等灶里的火烧起来后,陆辛夷把石膏塞进灶里,要把石膏烧熟了。
  等一锅豆浆烧开后,陆辛夷将灶里的熟石膏用火钳子夹出来放在一边敲成碎末状态,而后用开水冲。
  盛出来的一桶熟豆浆,需要她一边用铲子搅拌一边将熟石膏连水一起倒进去。
  期间铲子要不停搅拌,等看到豆浆变成豆花后就可以静置。
  一般也就一刻钟左右,一桶豆浆就变成了豆花。
  看着这一桶豆腐花,陆辛夷喊大家拿来碗,给他们一人舀了一碗热乎乎的豆花。
  哪怕里面只简单的滴了几滴酱油,众人也吃的心满意足。
  众人很想再吃,但又不舍得,陆辛夷让他们放开肚皮吃,吃个够。
  幺爷也道:“这是陆东家的一片心意,大家吃吧。”
  于是众人这次不再矜持,唏哩呼噜的,一桶豆腐脑都给吃光了。
  人多,一桶也就一人两碗的样子。
  这边吃好,第二桶豆浆也煮好了。
  阿二跟阿三今天都没去樊楼,他们以后是做豆腐的主力军了,得跟着学。
  “这一桶里你们来试试。”
  两个人不敢。
  陆辛夷笑:“要是做失败了,大不了大家今晚就喝豆浆。”
  两人傻笑,而后阿二先开始。
  在陆辛夷的现场指挥下,阿二顺利的做出了一桶豆腐花。
  阿三也顺利做了一桶出来,还剩下一桶生豆浆在刷锅后继续煮。
  陆辛夷对阿二道:“叫个车,把这两桶豆腐脑送去樊楼,让桂姨给你三十文钱。”
  三十文能买十来斤的黄豆,这两桶估计也不超过三斤黄豆,加上柴火,一共十文差不多,结果就要桂姨给三十文,一桶挣十文。
  那他们一天做十桶,不就能挣一百文了吗?
  阿二高兴坏了。
  “让桂姨当成一道点心送给客人们,甜的就放糖,咸口的话,用萝卜干切碎,加上酱油,滴几滴芝麻油。”
  阿二记住了。
  两人也不雇车了,雇个驴车还得给人五文钱呢。
  于是直接拿着扁担,将桶口用纱布包起来,又扣上筛子,挑着就往樊楼去了。
  为了晾晒后期的豆制品,也打了不少筛子簸箕这些竹制品。
  最后一桶被陆辛夷做成了豆腐。
  幺爷他们都围着看,陆辛夷一点没藏私。
  豆腐做起来简单,就是用筛子,上面铺上老布,老布要大,然后将豆腐脑一碗一碗的舀出来放在上面。
  而后用老布把豆腐全部包起来,在放上重物压着,水被压出来通过筛子的孔流走。
  慢慢的就成了豆腐了,想要豆腐嫩,时间就短点,想要吃老豆腐,压tຊ的时间就长点。
  “幺爷,等下去看看有没有卖鱼的,今晚我给你们做一个鱼头豆腐,算是庆贺。”
  幺爷立刻喊来小六,给了他十五文钱,让他去买,这钱还是上次帮忙跑腿的时候陆辛夷给的。
  京城附近有河,有时候下午也能买到河鲜。
  桂姨等人正在忙晚上的饭菜,看到阿二挑了两个桶进来,立刻上前。
  两人中途换着挑,不然还真有点够呛。
  他们虽然是乞丐,但真没挑过东西,也没啥技巧可言,两人走这么长的路,真的全靠年轻硬扛。
  这还是这段时间在樊楼吃了有油水的食物,不然就他们以前的小身板,是真的想扛都扛不住。
  “这是东家让我们送来的豆腐脑。”阿二把陆辛夷的话转达给了桂姨,说到要给三十文钱的时候,阿二十分不好意思。
  桂姨则很十分大方的给了他们三十文:“来,拿着,这是你们辛苦挣的,你回去跟小娘子说,以后中午也送点来。”
  鸡蛋糕好吃,但真的废手。
  要是能有豆腐脑来代替,帮他们缓解下压力也很不错了。
第143 章 :四狱友再见面
  这边阿二他们挑着豆腐刚离开不久,汪明慧就带着薛燕妮跟一个妇人一起打听着找来了。
  三人站在门口,看着里面都是一群小孩,面面相觑。
  “是这里吗?”汪明慧不确定的问。
  “应该就是了。”薛燕妮不等她们俩再说什么,站在门口就喊:“陆辛夷,老四……”
  正在厨房教他们做豆腐的陆辛夷还以为自己听错了,直到又听到喊声,这才起身出来一看,看到她们仨,顿时就高兴坏了。
  “快进来。”陆辛夷喊。
  看到老大,陆辛夷终于放心了。
  虽然那天已经从秦大人嘴里得知老大已经出狱了,但还是忍不住的担心。
  正好桶里还剩下一些豆腐脑,陆辛夷手脚麻利的给三人弄了三碗甜口的。
  三人也没客气,端着碗吃的很是满足。
  薛燕妮道:“又嫩又滑,比我在别家吃的要好吃一些。”
  这就是石膏的功劳了。
  等她们吃好,陆辛夷带着她们来到客厅,看着刘乔儿道:“老大,你的事都处理好了吗?”
  刘巧儿点头:“谢谢你,老四,我欠你五十两,以后就把这条命卖给你了。”
  说着就要给陆辛夷磕头。
  陆辛夷赶紧把人拽住:“我可不要你的命,但你这几年得给我干活。”
  “这不用你说。”刘巧儿道:“只要我能做的,不管让我干,干什么都愿意。”
  陆辛夷把人拉着坐下后道:“先说说你前婆家跟娘家吧,我这里是作坊,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,所以你要是好给我做事,可不许你跟他们还有牵扯。”
  刘巧儿顿了下才道:“你给我的那五十两银子,我赔给他们家了。在燕妮的帮助下,我顺利拿到了和离书。”
  说着还拿出来和离书给陆辛夷看。
  陆辛夷看上面盖着开封府的印章,心里才彻底放心下来。
  大胤是允许男女和离得,和离后男方要归还女方的部分陪嫁,女方也要归还男方的部分聘礼。
  毕竟生活在一起肯定要花钱,这一部分得扣除。
  如果育有儿女,还要酌情扣押部分财产留给抚养儿女的那一方,还是很人性化的。
  但有儿女的,基本都不会和离。
  “你收好了。”她道。
  刘巧儿把和离书收好,就继续道:“我是听我娘家大嫂说的,说拿到钱的那天,那家就买了个十六七岁的丫头,说是要照顾他。”
  刘巧儿:“我就是有些内疚,害了那个姑娘一辈子。”
  薛燕妮打断:“内疚什么啊,她父母都不内疚你内疚什么?你都赔了五十两了。”
  汪明慧也点头,老大就是心太善了。
  陆辛夷道:“他们家以后跟你没关系,他们买人也好还是怎么样,你都不要过问,大街上倒霉碰上了,也要装作不认识。”
  刘巧儿点头:“是,我也是这么跟他们说的。”
  而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陆辛夷:“至于娘家那边……”
  “至于娘家,以后也不来往,我会跟他们说的,我把自己卖了,以后跟他们就没关系了,但娘家肯定要找我要钱,还得麻烦你借我十两,我把这十两赔给他们,也算偿还了养育之恩,而后我就给你当牛做马偿还债务跟恩情。”
  虽然自从她能干活后,基本都是靠自己干活来养自己的,但前面两三岁的时候,要是没有母乳跟米汤,她也是活不下来长不到这么大的。
  陆辛夷也懒得纠正她了,只道:“可以,你回去收拾下,明天就搬到这里来,我在这里搞了一个豆腐作坊,以后这里会卖各种各样的豆制品。”
  “这里的人以前都是乞儿,他们帮了我不少忙,我出钱开了个豆腐坊,雇佣他们干活,他们也能干活养活自己。”
  “但这里都是老人跟孩子,没个大人不行,我自己那边也忙得很,所以老大,我需要你来帮我。”
  刘巧儿二话不说:“行,我明天就来,能有个地方给我一份工作,又让我有片瓦遮身,我已经很满意了。”
  薛燕妮顿时有些羡慕起来,她现在也还没工作呢。
  “老四,我也来帮你呗,不要钱,只要给口饭吃就行。”
  她从小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,但也从来没缺口饭吃。
  这次因为自己,家里赔了那么多钱,哥嫂给她脸色看她都受着,因为是她欠的。
  但还是不太想在家待着,也想早点帮助娘家重新振作起来。
  陆辛夷也知道她的难处:“可以,那你跟老大一起搬来,正好能做个伴,我不需要你帮我干活,不过倒是可以给你豆腐脑,你每天拿去卖,技术跟成本都是我出,挣的钱扣除成本后你四我六。”
  “真的?”薛燕妮高兴坏了。
  每天哪怕有个十来文的收入,那也是很不错的了。
  “真的,明天你过来,我教你配一些配料,你可以每天早上,半下午出来卖豆腐脑,人勤快点,一天两桶是没问题的。”
  “一碗豆腐脑两文钱,一桶最少能卖三十碗,因为有甜口的,再加上配料,成本大概在三十文左右,那这样算下来,一桶的利润也还能有三十文,你得四成,那就是十二文,卖两桶就是二十四文,一个月下来,也能挣个六七百文呢。”
  听陆辛夷这么一算账,汪明慧都心动了。
  她婆婆这几天也在说要去给人浆洗衣服,不能让她一个人这么累,还说要给她攒嫁妆,等过几年让她招赘一个。
  要是婆婆也能卖豆腐脑,一天哪怕就一桶,也比浆洗衣服轻松,挣得也多。
  “老四,我……我婆婆可以吗?”汪明慧赶紧问。
  “当然可以。”陆辛夷道:“只要你们卖得掉,我这里都可以供应。”
  三人高兴坏了。
  来之前还各自有各自的愁苦,跟陆辛夷这么一聊天,对明天忽然就无比期待起来。
第 144章 :要升级一下
  当天晚上,三个狱友以及幺爷等人吃到了陆辛夷做的鲜鱼炖豆腐。
  众人一只手里拿着粗粮馒头,一只手端着一个碗,里面是奶白色的鱼汤,吃的所有人都出了一身汗。
  刘巧儿吃着吃着就想哭,她今年二十一,至今没有吃过这么一顿饱饭,饱的她都打了一个饱嗝。
  但想到哭不是一个好兆头,就忍住了,于是又多喝了一碗鱼汤,化悲愤为食量。
  吃过晚饭陆辛夷吩咐幺爷他们明天继续浸泡豆子,从明天开始,这边就要正式的开始营业了。
  幺爷等人很高兴,今天挣了三十文,虽然基本都花掉了,但能自力更生自给自足,对他们来讲就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  “东家放心,明早我们就早早起来磨好豆浆,我们自己先试着做豆腐脑。”
  那会儿陆辛夷跟她们说的话他也听见了,觉得很有赚头。
  “这个不着急,明天等我来了再说,那个豆腐脑,我要升级一下。”
  就这样的豆腐脑,京城很多人卖,而且只要一文钱一碗。
  想要卖到两文钱一碗,那必须要升级。
  幺爷也不知道她说的升级是什么意思。
  “你明早买一只鸡来。”她吩咐道:“再买点萝卜干,干木耳,要是有水芹菜,芹菜或者芫荽,香菇,小葱,都买点,对了,要是有土豆也记得多买一些。”
  已经五月末了,这个时候已经有土豆了。
  陆辛夷了解的历史,土豆是明朝末年才有的,但大胤已经有土豆跟玉米了,应该也是那位太祖搞的。
  这就很好嘛,前人栽树她这个后人乘凉。
  “好,土豆多买点,可以当粮食。”
  土豆上市的时候比粗粮都便宜。
  陆辛夷没多说她要土豆干嘛,给了幺爷一两银子:“这是买东西的钱。”
  幺爷不肯要:“还有钱。”
  陆辛夷:“这个是要算在成本里的,你拿着,上次那钱是你们自己挣得,要分开。”
  幺爷点点头,拿了。
  见陆辛夷要走,立刻喊tຊ了阿二跟阿三过来送她回去,不然这天都黑了,他是不放心小东家独自离开的。
  陆辛夷答应了,大晚上有人护送肯定是要安全很多的。
  六人离开豆腐坊,在岔路口分别的时候陆辛夷道:“明早过来,来了就好好干活,其他的事情不要多想,交给时间,我愿意帮助你们,是因为我们在牢里认识,也是一种缘分,但我不希望你们学了本事后还立不起来。”
  刚才还有其他人在,所以她不好说,阿二,阿三站在路口,所以她才说的。
  这话其实主要是对刘巧儿说的。
  刘巧儿也知道,只不过是牢房里的萍水相逢,陆辛夷就这么帮她,她要是再不努力站住,那她这辈子就真的是活该了。
  “老四,我知道的。”刘巧儿道:“我娘家虽然不管我了,但在我出嫁前的那十八年他们没有饿死我。
  做人要懂得感恩,跟你借的这十两银子我给他们,再加上我成亲的时候那边给的十两聘礼,这二十两算是我刘巧儿孝敬他们的,以后,我得为我自己活了。”
  陆辛夷点头,为人子女,不管父母是个什么德行,该自己尽的那一份孝心得尽,这是做人子女的基本责任。
  履行完了这份责任,就问心无愧了。
  “好,那你今晚回去好好想清楚,如果后面你在我这里学了技术,你娘家知道后又来找你,找你哭诉,你要如何做,明早来告诉我。”
  刘巧儿点点头。
  薛燕妮道:“老四,我懂,我回去会跟父母说清楚的,我现在就想学一门手艺,把我欠娘家的钱早点还清。”
  陆辛夷点点头。
  汪明慧道:“我家就我跟婆婆,我是婆婆早些年买来的,所以这辈子就跟她相依为命了,我婆婆是个明事理的,老四你放心。”
  陆辛夷点头:“不是我小气,而是这个生意本就是薄利多销,方子一旦外传,那你们就挣不到钱了。”
  “我们懂的。”三人连连点头。
  该说的都说了,陆辛夷是真希望她们仨能好。
  四人在路口分别,她们三一起陆辛夷倒也放心,大胤虽然不宵禁,但晚上巡逻的武侯比白天会多很多。
  目送她们走后,阿二跟阿三送陆辛夷回延寿坊。
  晚上等桂姨等人回来她都已经睡着了,早上桂姨她们还没起来的时候,陆辛夷又去群贤坊了。
  桂姨想到已经连续两天都来的钱二东家,想想也不是太着急了。
  陆辛夷去群贤坊,绕道去了铁匠铺。
  要了一块巴掌大的铁皮,让铁匠用工具将铁皮弄了好多的洞。
  “把背面这翘起来的皮剪掉,剩下就这样留着。”
  “中间弄鼓起来,四角打孔,找块木头固定上就行了。”
  那铁匠看着稍微修饰了下但还很扎手的铁皮,十分不解:“这要干什么?”
  老铁匠实在不理解这样一个粗糙又没什么用处的东西她买来干什么。
  陆辛夷做的就是一个简单粗糙的刨子,也不需要太好。
  “一种工具,我先拿回去试试看,要是好用,到时候我们倒是可以合作一下。”
  老铁匠懵懵的,不知道这玩意有什么好合作的。
  他按照陆辛夷的要求把铁皮中间弄鼓起来,又把四周固定在木板上,递给陆辛夷:“给十五文就行。”
  陆辛夷给了钱,拿着这个粗糙的刨子就往群贤坊去了。
  等陆辛夷到的时候,幺爷他们已经把昨天她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。
  等陆辛夷来后,幺爷道:“东西都准备好了,要怎么做?”
  陆辛夷:“把鸡杀了,炖汤,土豆去皮。”
  继而又问:“昨天那三人来了吗?”
  “还没呢。”幺爷答。
  陆辛夷没多问,只道:“来,我们先做豆腐脑。”
  众人都跟在她身后。
  黄豆已经磨了一半了。
  陆辛夷让阿二提着磨好的豆汁,按照昨天做的做了一桶豆花。
  这期间,陆辛夷提着新出炉的刨子,将去皮的土豆用刨子来回搓,下面有个纱布做的袋子,搓成了泥状掉进袋子里,然后用一个缸接着,反复用水清洗搓揉袋子里的渣,清洗的水静置,等下沉淀下来将清水倒掉,下面的就是土豆淀粉,她勾芡要用。
  接着又让他们把木耳浸泡。
  这木耳干可不便宜,但泡发后能有不少,切碎后也有不少,又将粗布用醋浸泡后洗干净,这样等下做千张的时候千张就不容易粘在布上。

相关资讯
同类推荐
猜你喜欢